缪昌文 男,1957年8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南京市十大科技功臣,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江苏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奖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
学术兼职:国际材料与结构实验研究联合会(RILEM)管理与决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土木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学术业绩: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线。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混凝土抗裂关键技术的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服役寿命及耐久性能提升技术的研究、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并成功通过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检验,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或ISTP收录60篇。
刘加平 男,1967年1月生,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做访问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江苏省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第二届创业创新人才奖获得者,首届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第七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和第九届南京市科技功臣。
主要研究领域:土木材料的服役性能、开裂与变形
学术兼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膨胀与自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建筑结构与轻质板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兼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秘书长兼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学术业绩:先后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省级三等和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3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55篇;主编或参编标准和规范共9项。
冉千平 1973年出生,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000年获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0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是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曾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首届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江苏省“333工程”突出贡献奖、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建筑高分子(化学外加剂、防水与修补加固材料)
学术兼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副秘书长、全国化学标准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化学建材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建材协会混凝土外加剂专委会委员。
主要学术业绩: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 “十一五”和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在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已获授权20项;参编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EI收录40余篇;参编行业标准3项。